跳转到内容

X10

来自東莞道路研究社
星野昴留言 | 贡献2025年3月8日 (六) 03:00的版本 (文字替换 -“公交路線”替换为“巴士路線”)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本線已停辦,乘客請改乘13路、54路、821,或請選擇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小巴X10線,是東莞市內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周屋首末站虎英公園,全程在東城街道內運行。

城市小巴 ⬥ X10線


概覽
運營公司 東莞市小巴運輸有限公司
車輛 恒通 CKZ6762HNA3
狀態 已停辦
開辦日期 2010年2月5日
停辦日期 2015年6月4日
線路
頭站 周屋首末站
途經 桑園工業區
溫南路口
星河傳說
尾站 虎英公園
線路里程 16km
站點數量 往虎英公園:29
周屋首末站:28
服務
營運性質 每日營運
班次 (待查)
行車時間 45 分鐘
服務時間 06:30 - 22:00
售票模式 無人售票一票制
票價 2元

歷史

  • 2009年5月31日:線路開辦,為東莞小巴成立後首批開辦的5條線路之一,初期走向為周屋首末站—虎英公園[1]
  • 2015年6月4日:因小巴公司受運營資源不足所限,線路暫停運營(但實際上已停辦)[2]

行車路線

往虎英公園

往虎英公園方向:全程約16km,行車時間約為4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0km/h)

途經道路:周屋路、溫周路、果園路、圃園西路、塘興路、橋山路、振興路、大井頭路、銀山商業街、高田坊路、莞溫路、東城中路、東城路、東昇路、石井路及迎賓路。

X10路(周屋首末站→虎英公園)
地區 街道 車站名稱 備註
東城街道 周屋路 周屋首末站
周屋市場
溫周路 周屋村口
周屋工業區
磚窯工業區
桑園山頭村
果園路 桑園一村 站點停用
朝暉學校
圃園西路 圃園西路
桑園工業區
桑園路口
塘興路 小塘坣公園[error 1]
橋山路 小塘坣[error 1]
新藝成紙品廠 橋山路南
振興路 塘邊頭
華生商場 大井頭步行街
大井頭路 金源花園
銀山商業街 主山公園 站點停用
高田坊路 芳桂園
莞溫路 高田坊路口
東城中路 溫南路口
大地通訊
美好集團 香繽時代
東城路 東城中心
新世界花園
東昇路 星河傳說
莞翠村
石井路 愉景花園
迎賓路 虎英公園 站點停用

往虎英公園

往虎英公園方向:全程約16km,行車時間約為4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0km/h)

途經道路:迎賓路、石井路、東昇路、東城路、東城中路、莞溫路、高田坊路、銀山商業街、大井頭路、振興路、橋山路、塘興路、圃園西路、果園路、溫周路及周屋路。

X10路(虎英公園→周屋首末站
地區 街道 車站名稱 備註
東城街道 迎賓路 虎英公園 站點停用
石井路 愉景花園
東昇路 莞翠村
星河傳說
東城路 新世界花園
東城中心
東城中路 美好集團 香繽時代
大地通訊
溫南路口
高田坊路 芳桂園 站點停用
銀山商業街 主山公園
大井頭路 金源花園
振興路 華生商場 大井頭步行街
塘邊頭
橋山路 新藝成紙品廠 橋山路南
小塘坣[error 1]
塘興路 小塘坣公園[error 1]
圃園西路 桑園路口
桑園工業區
圃園西路
果園路 朝暉學校 站點停用
桑園一村
溫周路 桑園山頭村
磚窯工業區
周屋工業區
周屋村口
周屋路 周屋市場
周屋首末站

走向

2010年02月05日

收費

本線路為無人售票一票制線路,票價為2元/人。各支付方式對應的實收票價如下:

支付方式 實收票價 票價折扣
現金 ¥2 100%
東莞通普通卡 ¥1.8 90%
各类嶺南通 ¥2 100%
收費備注
  • 身高1.20米-1.50米的兒童乘車以半票購買;身高1.20米(含)以下的兒童免票
  • 莞籍老年人可憑「東莞市敬老優待卡」、非莞籍老年人可憑 「東莞市非莞籍敬老優待卡」免費搭乘。
  • 莞籍殘障人士可以「公交愛心卡」、非莞籍殘障人士可憑《殘疾人證》免費搭乘。
  • 莞籍並就讀本市的大、中、小學生可憑「公交學生卡」 半價搭乘。
  • 殘障軍人可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免費搭乘。
  • 莞籍重點優撫對象可憑「東莞市優撫對象乘車卡」免費搭乘。
  • 現役軍人可憑《軍官證》《警官證》《士兵證》免費搭乘。
  • 消防救援人員、殘疾消防救援人員可分別憑消防救援人員身份的有效證件(包括《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幹部證》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消防員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退休證》《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學員證》),以及退伍軍人事務部印製、應急管理部發放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殘障人員證件免費搭乘。


用車

用車演變史

  • 2010年2月:全數使用恒通CKZ6762HNA3行駛。

注釋

  1. 1.0 1.1 1.2 1.3 此站地名正確寫法應爲“小塘壆(bó)”。因“壆”字上半部分筆畫復雜,曾在20世紀50年代簡化為“學”字頭(該字後取消),其後再被簡化誤寫為“坣(táng)”至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