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与广州交通维基联合编写。
有关条目内容在广州交通维基的记载,请按此浏览。


本条目与深圳交通百科联合编写。
有关条目内容在深圳交通百科的记载,请按此浏览。


广深城际铁路
线路基本信息
线路名称 广深城际铁路
服务类型 城际铁路
线路路线 广州深圳
技术数据
线路等级 客运专线
线路里程 140km(至广州白云147km)
最高时速 200km/h(实际:180km/h)
正线数目 复线
车辆类型 CRH1A(8节编组)、CRH6A(8节编组)
车辆基地 广州东动车运用所
供电方式 AC25000V 50Hz接触网供电
轨距 标准轨(1435mm)
运营信息
开通时间 2007年4月18日
拥有者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者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铁集团)

广深城际铁路,是连接广州市、东莞市和深圳市的城际铁路,为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主干线路之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通道厦深铁路至广州、东莞两市中心城区的联络线,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铁集团)实际营运。

广深城际铁路前身为1911年10月5日开通的广九铁路(华段),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经济发展先后实施复线化改造、准高速改造及电气化改造,并成立广深铁路公司(1996年股份化改革后更名为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601333.SH、0525.HK))进行管理,为全国第一条实行自筹资金、以路养路、以路建路的改革方式的铁路线,为中国内地最早实现在既有线上提速的铁路。2007年4月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广深铁路升级全程封闭、四线并行的铁路,以及第一条实现客货分线运行的铁路为全国首例;而其高速旅客列车服务则正式升级为广深城际铁路,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条实行“小编组、高密度、高速度”的“公交化”运输模式的铁路线。

大事记

广九铁路及广深铁路时期

主条目:广九铁路

广深城际铁路前身为1911年10月5日开通的广九铁路(华段),最初为线路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曾数次中断。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广州军管会交通接管委员会铁道处于同月23日宣布接管包括广九铁路(华段)在内的广东省境内铁路,广九铁路(华段)恢复往返广州至深圳的服务后,铁路亦易名为广深铁路,至改革开放初期与一般的普速铁路无异。

改革开放后及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为适应经济发展,国务院同意广州铁路局采取“定采取自筹资金、以路养路、以路建路”的改革方式,并于1983年12月15日在深圳成立广深铁路公司,新公司1984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营运广深铁路。1987年1月26日,广深铁路复线通车,成为当时广东省第一条复线铁路。

准高速改造

19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铁路客运开始面对来自公路及民航的激烈竞争,铁路客流量不断下降。为了提高铁路竞争力,打算将铁路进行提速和发展高速铁路以适应现在即将来的竞争。但当时中国高速铁路开发工作已经滞后世界水平几十年,技术差距较大,因此铁道部决定从国情实际出发,以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作为突破口,为未来发展高速铁路进行探索和试验。而当时的广深铁路具有其它铁路线所没有的优越条件,包括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地形条件较好、长度适中等,使其成为首要的试验目标。

  • 1989年,铁道部成立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广州铁路局组成的联合专家组,对广深线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提高到160km/h进行了前期可行性研究。
  • 1990年,铁道部发布《铁计【1990】1号文》,将“广深铁路实现旅客列车最高速度160km/h的技术方案研究”纳入当年铁道部科学技术发展项目之中,标志着广深铁路提速工程的正式启动;同年,铁道部下发《铁科技函【1990】474号文》,宣布启动《广深线准高速铁路科研攻关及试验计划》,计划覆盖广深铁路准高速机车车辆、线路工程、信号系统、速度分级控制、安全评估试验等15项关键技术攻关内容,其中包括向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引进计算机联锁系统。同年9月,铁道部向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提交《关于广深铁路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的报告》,以探讨广深铁路的技术改进方案;同年12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该项目的立项,为广深铁路的技术改造铺平了道路。
  • 1991年4月,铁道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同成立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11月19日,红海站(今广铁集团红海焊轨厂)开通使用由法国引进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成为中国铁路干线上第一个计算机联锁车站;12月28日,广深准高速铁路技术改造工程在石龙特大桥正式启动,工程主要包括对线路平面的改造、曲线半径的调整、重型无缝路轨的更换、道岔的更新、栅栏的设置、平交道口的改建、信号系统的升级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同时还包括原有双线提速改造以及未完成的复线建设后续工程,例如石龙段双线、广州东站的改扩建等。
  • 1994年9月21日,广深准高速铁路开始进行夜间综合试验;同年12月8日,试验工作圆满完成,试验中准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74km/h,成功实现了设计速度范围内的运行;12月22日,广深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

电气化改造及第四线建设

广深准高速铁路在设计时原为电气化铁路,但由于当时资金不足而推迟了电气化的实施,在过渡阶段使用内燃机车牵引。1996年,广深铁路总公司进行股份化改造后成为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并分别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H股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持续投入建设准高速铁路、高速电气化及配套工程,为电气化改造铺平道路,并于1998年8月全面完成准高速铁路的电气化改造。

新千年后,由于客货运量的快速增长,广深铁路面临着日益紧张的运输压力。尽管已经建成了三条电气化正线,但部分区段的运输能力已达到或超过饱和状态。根据广深铁路的三线原则,Ⅰ、Ⅱ线为准高速双线,供时速200km/h的高速列车和时速160km/h的准高速列车运行;而Ⅲ线则为时速120公里的普速单线,主要用于普通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不过实际情况是,由于第三线为单线铁路,导致部分普速旅客列车甚至货物列车不得不混跑于准高速双线和第三线之间。这种混合运行不仅影响了运输能力和调度指挥的便利性,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和维护难题。鉴于此,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考虑新建一条与第三线平行的四线,以实现高速列车和普速列车的分线运行目标。

  • 1996年6月,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广深高速电气化铁路实施方案论证会,确定广深线电气化建设以“先客运、后货运,先高速、后普速”为原则。
  • 1997年2月,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广深线高速电气化工程全面开工。
  • 1998年,广深线准高速铁路电气化工程竣工,同年8月28日正式投入运营,并使用由瑞典租赁、最高运营速度达200km/h、命名为“新时速”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运行,使广深铁路成为全国第一条最高运营时速达到200km/h的铁路线。
  • 1999年9月29日,时速200公里的DDJ1型电力动车组在广深线投入试运营。
  • 2000年,广深铁路Ⅲ线轨道电气化竣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三线轨道并行、全线封闭的电气化铁路;11月,广深铁路计划增建第四线(即Ⅳ线),以配合广深准高速铁路提升为城际高速客运专线[1];12月28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向广州中车租借的第一列DJJ1型“蓝箭”高速动车组在广深铁路以时速160km/h投入试运营,列车于次年1月8日以时速200km/h投入正式运营。
  • 2003年11月,广东省政府和铁道部签署了《关于加快广东省铁路建设等问题的会谈纪要》,其中包括广深铁路广州东至深圳之间增建第四线的规划等九大项目。
  • 2004年10月1日,铁道部、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快广东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签字仪式在广州举行;同月,铁道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广深铁路第四线;12月31日,广深铁路新增Ⅳ线轨道工程动工建设,铁道部和广东省政府于次年8月26日在东莞市石龙镇举行开工仪式。
  • 2007年2月1日,和谐号CRH1A型电力动车组开始在广深铁路上进行载客试运行。
  • 2007年4月18日,广深铁路Ⅰ、Ⅱ线轨道完成提速改造,并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当日专供广深城际动车组列车行驶,成为中国首条公交化城际客运专线;同日,广深城际铁路全面改用和谐号CRH1A型电力动车组行驶,列车在广深铁路按最高时速200公里投入正式营运。

实施公交化城际客运后的车务运营

  • 2012年3月8日,广深铁路调整运行图,运行于高速线的动车组最高时速由200km/h降为160km/h,往来广州东深圳的列车时间延长10-79分钟不等。
  • 2013年6月20日,原位于东莞市常平镇的东莞站更名为常平站
  • 2014年1月8日,石龙站停止客运业务,新建的东莞站同日投入使用。
  • 2015年2月1日,广深城际铁路列车车次进行全面调整,所有车次编号由原来的“D”字头更改为“C”(城际)字头;同日,广深城际铁路石牌至石龙区间大部分路段提速至180km/h,其余路段维持原速,运行时间缩短7分钟。
  • 2016年9月26日,平湖站恢复办理客运业务,广深城际铁路同日起增停本站。[2]
  • 2024年1月10日,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第一季度调整,广深城际铁路延伸至广州白云站始发终到,同时增停新塘站[3][4]
  • 2025年1月5日,全国铁路列车运行图进行第一季度调整,广深城际铁路所有“C”字头车次二等座和无座车票实施“车票当日一次有效”措施,乘客使用支付宝“铁路12306”小程序或“广铁城际通”小程序可直接刷码进站乘车[5][6];同日,“广深城际通”微信及云闪付小程序停止使用。
  • 2025年3月7日,广深城际铁路运能进一步提升,增设C7101、C7109、C7120、C7138、C8008、C8019次6趟广州白云往返深圳方向的“一站直达”列车以及C8017、C8018、C8019、C8020、C8021、C8022次6趟广州东往返深圳方向的“整点直达”列车,同时调整停靠新塘站的列车班次。[7]

评价

线路停靠站点

广深城际铁路
车站名称 车站所在区域 里程(公里) 交汇铁路 可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站间 累计
广州白云 白云区石井街道 5 -5 京广高速铁路广清城际铁路京广铁路  广州地铁:12号线8号线北延段支线(24号线)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铁路(芳白城际)
广州 越秀区流花街道 0 0 京广铁路  广州地铁:2号线5号线11号线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铁路(芳白城际)
广州东 天河区林和街道 8 8 广汕高速铁路广深铁路  广州地铁:1号线3号线11号线18号线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铁路(广花城际)
新塘 增城区新塘镇 29 37 广汕高速铁路广深铁路
 新塘南站穗莞深城际铁路
 广州地铁:13号线
▼东莞市————广州市▲
东莞 茶山镇 27 64 广深铁路  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
常平 常平镇 19 83
樟木头 樟木头镇 13 96
▼深圳市————东莞市▲
平湖 龙岗区平湖街道 24 120  深圳地铁10号线
深圳Template:Checkpoint 罗湖区南湖街道 20 140 广深铁路  深圳地铁
罗湖站1号线
人民南站9号线
注:
  1. 里程数据由盛名时刻表提供,其中累计值为负数的里程为车站与广州站之间的距离。
  2. 斜体线路为建设中线路。

使用列车

广深城际铁路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铁集团)派出8节编组的CRH1A型和CRH6A型城际动车组行驶。

票价

广深城际铁路采用对号入座的方式,列车设置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和无座,商务座全程票价278元,特等座全程票价143元,一等座全程票价99.5元,二等座和无座全程票价79.5元,车票优惠政策与现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制定的优惠政策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乘客使用支付宝“铁路12306”小程序或“广铁城际通”小程序刷码进站乘车,默认获取无座席位及收取全程无座最高票款(即79.5元),出站后按照实际乘坐区间退回差价。

票价表

  • 以下票价表信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12306购票平台提供,仅显示成人一、二等座和无座票价,优惠票价详情请咨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票价单位为“元/人”。
广深城际铁路票价表(二等座和无座)
广州白云
10 广州
10 10 广州东
31 31 31 新塘
45.5 45.5 45.5 34 东莞
54.5 54.5 54.5 41 25 常平
59.5 59.5 59.5 47 33.5 20 樟木头
70 70 70 57 44 35 30 平湖
79.5 79.5 79.5 64 53.5 44.5 39.5 25 深圳
广深城际铁路票价表(一等座)
广州白云
12 广州
12 12 广州东
37 37 37 新塘
50.5 50.5 50.5 39 东莞
59.5 59.5 59.5 46 30 常平
64.5 64.5 64.5 53 38.5 25 樟木头
80 80 80 62 49 40 35 平湖
99.5 99.5 99.5 73 58.5 49.5 44.5 30 深圳

时刻表

相关条目

东莞铁路交通列表
高速铁路 已运营线路 广深港高速铁路 · 赣深高速铁路
建设中线路 深湛高速铁路(西丽至江门段)
城际铁路 已运营线路 由广铁集团运营:广深城际铁路 · 穗莞深城际铁路
由广东城际运营:广惠城际铁路
建设中线路 深惠城际铁路
普速客货共线铁路 已运营线路 京九铁路 · 广九铁路(内地段)

参考资料